一對母子半夜到東單附近某三甲醫(yī)院掛號,與一名女號販子因掛號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隨后被幾名男號販子群起攻之,母子倆受輕微傷。昨天,號販子辛某被控尋釁滋事罪在東城法院受審(見圖),法庭以該罪名判處其有期徒刑7個月。兩名打人同伙中一人已被判刑,另一人被另案處理。
“為義氣”出手打人
上午10時,26歲的辛某被帶進法庭,前來旁聽的辛某妻子、母親、妹妹捂臉哭泣,辛某回頭看了一眼,輕聲朝親人說了句“沒事”。辛某是山西省洪洞縣人,初中文化,在北京無正當職業(yè),平日就靠“倒號”為生,一天100元。案發(fā)當天,他也是受人雇用在醫(yī)院排隊。
檢方指控,2014年2月26日零時許,辛某伙同陳某(已判刑)、竇某(另案處理)在東單附近一家三甲醫(yī)院門診自助掛號大廳內(nèi),毆打張某母子倆,并致兩人輕微傷。被打后受害人打電話報警,建國門派出所接警后趕到現(xiàn)場,將陳某抓獲。今年7月5日,辛某也被抓歸案。
“我認罪。”當公訴人念完起訴書后,辛某痛快認罪。他回憶,案發(fā)當天,他正在醫(yī)院排隊掛號,看到一男一女與同是號販子的葛某因搶機器掛號發(fā)生爭執(zhí),他出于義氣,便上前打了那兩個人。一同動手的還有葛某的丈夫陳強、同是號販子的竇立群。辛某稱,他和陳強、竇立群平時就認識,一起掛號時還相互照應,所以看見打架就過去幫忙了。
獲刑7個月不上訴
被打的一男一女是一對母子,兒子張某在證言中稱,當天晚上他和母親在自助機前排隊,前面是一名女子,“我讓她幫忙看看內(nèi)科的號,那女的不管,還大聲嚷嚷。后來過來幾個男的上來就動手,我母親過來勸,也挨了打。”之后打人者便離開了醫(yī)院。事后經(jīng)鑒定,母子倆被打成輕微傷。
記者了解到,最早被抓獲的陳強因犯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已被東城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4個月,而竇立群目前也已被批捕。
在開庭前,辛某的家人已經(jīng)向被打母子倆賠償了各項損失4000元,并得到被害者的諒解。法庭對該案當庭宣判。法官認為,辛某隨意毆打他人,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其行為已構(gòu)成尋釁滋事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個月。辛某當場表示不上訴。
■法官建議
應立法嚴厲打擊號販子
庭審后,審判長宋曉鵬法官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對號販子都是予以行政處罰,只有當號販子伴有其他違法行為,如毆打他人致傷后才構(gòu)成犯罪,才能追究其刑責。
宋曉鵬表示,號販子和票販子一樣,但號販子的危險更大,他們霸占了稀缺的公共資源,讓原本應該著急看病的患者掛不上號。
宋曉鵬表示,目前很多醫(yī)院雖然實行了網(wǎng)上掛號,但部分科室預約掛號等待時間較長,一些患者等不及就從號販子手里買號,因此號販子還是有市場的,一些兩三百元的特需號被號販子賣到幾千元。“他們已經(jīng)形成利益團伙,嚴重侵害了患者的就診權(quán)利。另外,號販子的違法成本太低,因此建議有關(guān)部門加強調(diào)研,制定行之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法規(guī),嚴打號販子。”宋曉鵬建議。
本試劑用于體外定性的檢測婦女尿液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妊娠早期的輔助診斷。
健客價: ¥49避孕及預防性病,艾滋病。
健客價: ¥18嬰兒營養(yǎng)。
健客價: ¥202嬰兒營養(yǎng)。
健客價: ¥276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用于腎結(jié)石,腎孟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輸尿管結(jié)石。
健客價: ¥20嬰兒營養(yǎng)。
健客價: ¥89活血止痛,散瘀消腫,祛風勝濕。用于急、慢性扭挫傷,慢性腰腿痛,風濕關(guān)節(jié)痛。
健客價: ¥52改善記憶、促進生長發(fā)育、免疫調(diào)節(jié)。
健客價: ¥36主用于小兒吸痰作用,還降低了噪音,而且也使其新穎、美觀。
健客價: ¥931該產(chǎn)品適用于避孕和有助于防止性傳播疾病。
健客價: ¥19.9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骨折復位后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