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孤獨癥與根據(jù)語言能力辨別
摘要:孤獨癥,又叫做自閉癥,是影響人一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以反復行為與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能力受損為特征。美國有1%的兒童受到孤獨癥影響。
一、嬰兒孤獨癥
孤獨癥,又叫做
自閉癥,是影響人一生的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以反復行為與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能力受損為特征。美國有1%的兒童受到孤獨癥影響。美國
兒科學會推薦對所有18~24個月大的幼兒進行孤獨癥篩查,因此,主持這項研究的孤獨癥專家杰拉丁·多森稱:“向這個年齡段確診為孤獨癥的孩子及時提供治療非常關鍵。”治療措施的新鮮之處是通過以玩為基礎的行為分析與孩子建立關系。加州大學行為學家莎莉·羅杰斯稱:“嬰兒的大腦可塑性強,我們利用他們學習的潛能來遏止孤獨癥的不良影響,讓他們生活過得更好。”
研究持續(xù)了5年,共有48名18~30個月的孤獨癥幼兒參加,一組患兒每周在家里接受20個小時專家治療,每日兩次,外加5個小時由家長實施的治療,家長要學會吸引孩子注意力與鼓勵孩子交流的技巧。另一組作為對照,只接受一般的社區(qū)機構治療。開始的時候兩組患兒在功能上沒有實質性的差異,但研究結束時,研究組患兒的IQ值增加18點,語言方面包括
聽力理解增加18點,7名患兒已經(jīng)夠不上孤獨癥的診斷標準,這些數(shù)據(j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勿把孤獨癥當成“貴人語遲”
廣州市腦科醫(yī)院荔灣門診的殷青云博士認為,孤獨癥越早干預越好,在4歲1個月之前干預對恢復語言功能的療效明顯,過了6歲就沒什么希望了。目前內地尚未開展嬰幼兒期孤獨癥的廣泛篩查,但已經(jīng)引進了嬰幼兒孤獨癥的篩查量表,專業(yè)醫(yī)師能對嬰幼兒年齡段做出早期的診斷,而關鍵是家長有這方面的意識。
二、根據(jù)語言能力辨別
?。ㄒ唬┭哉Z情勢異常,最大的特點是鸚鵡學舌式言語,重復別人說過的話,重復別人的問題,刻板地回答問題。
?。ǘ┭哉Z有明顯的異常,如在音量、語速、節(jié)拍及音調上。
?。ㄈ雰簳r不會用喃喃語作為表達的嘗試。
?。ㄋ模┤朔Q代詞混用。最明顯的是“我”與“你”的概念混淆不清。
(五)對詞語混亂運用。最大的特點是說出與當時情景不相關的話。
(六)只管能說許多話,但與他人來往或進行對話的能力明顯遭到停滯。如長工夫地喃喃自語談一個話題,或頑強地要求他人與自己談一個話題,而不關注他人的反應或意見。
?。ㄆ撸┡c人交談時主題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