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飯后能否艾灸?
常用灸友問,飯后能不能艾灸?這里我們統(tǒng)一回答一下,飯后不宜艾灸其它部位,但可以艾灸中脘穴(也就是胃的所在處)。
我們都知道,艾灸最大的功能是行氣活血,而吃完飯之后,人體氣血大部分集中在胃里幫助食物消化,這個時候艾灸其它部位,胃的氣血就不足了,不僅艾灸效果不明顯,而且會影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容易誘發(fā)胃腸疾病,所以飯后一個小時內不要亂艾灸!
以上這一點是廣為傳播的,很多灸友都知道,而下面我們要討論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飯后可艾灸中脘穴,能促進消化!飯后艾灸中脘,親身體驗如下:①飯后出現的飽脹感消失②飯后胃局部的皮膚涼感消失③胃部溫熱,舒適感明顯。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據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于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穴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脾胃病的常用穴。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動會增強,表現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而且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使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
一般所灸之處,因為刺激緣故,氣血會有所聚集。艾灸中脘,氣血也會聚集于胃,提升胃氣,從而加強了食物在胃內的消化,提高了消化效率。而消化不良者,則往往因為胃氣不足,腐熟食物難以盡力,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更應在餐后酌情施灸中脘,以減胃之負擔,加強胃的消化。
還有一個問題,飯后可否施灸足三里?脾胃強盛者可以,但初灸者或者脾胃虛弱較重者,不宜飯后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此穴和胃之間有一條直達途徑,灸足三里時,身體會調配一部分氣血下行,這樣會削弱聚集于胃的氣血強度。為了集中力量消化食物,建議餐后單灸中脘最為適宜。
除了飯后不可艾灸胃以外的其它部位,飯后還不適應做以下9件事:
2、飯后吸煙
人在吃飯后,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加快,這時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tài)”,香煙中的有毒物質更容易進入身體,加重對健康的損害。
3、馬上喝茶
飯后立即喝茶也是不好的習慣,因為茶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妨礙人體對鐵質和蛋白質的吸收;
4、立即洗澡
因為剛吃完飯,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此時洗澡,全身血管就會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會影響消化。
5、松褲腰帶
不少人在吃完飯后都有松褲腰帶的習慣,這樣不利于健康。放松腰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胃及腸道容量負荷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和腸梗阻。
6、急著睡覺
剛吃過飽飯,人的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加快,這時入睡,心臟供血量少,會影響全身和大腦供血,睡醒后會更疲勞。另外,食物就會滯留在胃腸中,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容易誘發(fā)胃腸疾病。
7、跑步或鍛煉
人在飽餐后,為了消化吸收食物,機體的大部分血流會供應到胃腸道,使腹部血管擴張充血。這時如果馬上做運動,會出現運動系統(tǒng)與消化系統(tǒng)爭搶“血流供應”的情況,影響消化道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損傷腸胃,久而久之消化功能減退。
8、飯后開車
吃得太飽不能立即開車,因為,此時大量血液會供給腸胃幫助消化,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產生倦意,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誤等。
9、馬上吃水果
剛吃完飯就吃水果,容易導致餐后高血糖并引發(fā)胃腸脹氣,因為水果中含有單糖類物質,若被堵塞在胃腸內,就會造成腹脹、便秘。
10、飯后生氣
發(fā)怒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作用于心臟和血管上,使胃腸中的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食欲變差,嚴重時還會引起胃潰瘍!
活血化瘀。
健客價: ¥39活血化瘀。
健客價: ¥117溫通經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9溫通經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5主要用于對患者泌尿系統(tǒng)引流、導尿。
健客價: ¥29無。
健客價: ¥39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钛?。
健客價: ¥168見說明書。
健客價: ¥319見說明書。
健客價: ¥13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9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7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