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見的眼疾中,除了白內障我們能用肉眼觀察到以外,還有一個眼病也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翼狀胬肉。大家對這個眼病是不是很陌生?
翼狀胬肉,俗稱“魚肉”。是因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而得名,它為瞼裂部肥厚的球結膜及其下的纖維血管組織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多在瞼裂斑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其侵犯角膜后日漸增大,甚至可覆蓋至瞳孔區(qū)而影響視力。
翼狀胬肉常見誤區(qū)
1、不痛不癢,無需治療?
翼狀胬肉多無自覺癥狀,再加上患者如果對美觀要求不高,特別容易忽視對疾病的治療,從而遭受到疾病的危害:胬肉伸展到角膜,會因為牽扯而產生散光,如果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長從而遮蔽了瞳孔,則會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甚至影響眼球運動。
2、等遮住瞳孔再治療?
胬肉一旦到達角膜邊緣就必須手術切除,尤其是出于進行期的胬肉,即使出于靜止期的胬肉,如果拖延治療的時間太長,手術時不容易切除干凈,會提高復發(fā)的可能性。
翼狀胬肉危害
1、難受
患者初期,一般無自覺癥狀或僅輕微異物感。
2、眼紅
翼狀胬肉如果充血會呈現(xiàn)紅色,因此患者經常會抱怨自己的眼睛發(fā)紅。
3、失明
翼狀胬肉長入角膜過多時,會牽拉產生散光,引起視力下降。長到角膜中央、遮蓋瞳孔區(qū),會引起失明。
翼狀胬肉如何預防
預防翼狀胬肉主要是盡可能注意眼部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針對環(huán)境因素進行預防,避開風沙、日光、煙塵、花粉等刺激,長期戶外工作宜戴防護眼鏡并戴上寬邊帽。
患沙眼或其它類型結膜炎應及時治療。如果因為翼狀胬肉引起眼部不適,炎癥反復發(fā)作,引起視力下降或影響美觀,需手術治療。另外,還應切記定期到專科醫(yī)院檢查,防止胬肉不斷生長。
當前正值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有利于手術恢復和術后護理,正是手術的好時機。翼狀胬肉是一個很常規(guī)的眼科手術,患者不必有過多擔心,只要到專業(yè)的眼科醫(yī)院治療,手術安全是能夠得到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