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適宜高老齡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身體狀況不同應采取不同治療方法
對于一般身體情況較好、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及把握性較大、特別是能夠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應充分做好手術前準備,爭取手術治療。術中盡量減少手術打擊,減少出血,輕柔操作,縮短手術時間。要與麻醉師良好配合,加強呼吸道管理,尤其是拔管前徹底吸痰。手術后嚴密監(jiān)護,充分霧化,有效排痰,鼓勵床旁活動。由于高老齡患者心肺儲備功能不足,手術后容易出現(xiàn)心肺并發(fā)癥,一定要及時處理。
有些患者,入院前由于較長時間食管梗阻進食困難,營養(yǎng)狀況很差。入院后即給予鼻飼高熱量營養(yǎng),如豆奶、肉湯等,迅速改善身體狀況,增強手術耐受能力。手術后翌日,即經鼻飼營養(yǎng)啟動腸道功能,質與量逐步增加。一般術后5天開始進食,9天開始吃細爛面條。這可避免手術后輸血、輸血漿及蛋白等,減少術后長時間大量腸道外營養(yǎng)帶來的并發(fā)癥,也降低了治療費用。
腫瘤部位不同手術路徑不同術前術后針對性處理
針對高老齡食管胸中下段癌手術,我們采取經食管床上提胃,從主動脈弓后、弓上與食管機械吻合,手術后胃居于縱隔食管床內,避免了術后常見的″胸胃綜合癥″,減少了肺功能的損失。這種術式尤其適合低心肺功能及超高齡患者。部分高位病變,包括頸段及高位胸上段食管癌,在保證根治性原則的基礎上,采用左頸上腹正中二切口食管拔脫術,避免了開胸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虿捎媒浻倚睾笸鈧纫磺锌?,經食管裂孔游離胃,
右胸超胸頂食管胃吻合,避免了創(chuàng)傷較大的常規(guī)左頸、右胸后外側及上腹正中三切口手術。將胃經胸骨后比經食管床上提頸部吻合,對心肺功能的影響要小得多。對于既往曾行胃大部切除的殘胃食管癌,可采取將殘胃、脾、胰尾拉入胸腔,食管胃弓下吻合的方式,必要時可用結腸代食管。部分病變位置較高較長,可能外侵氣管膜部或大血管,龕影較大將穿孔的髓質型或潰瘍型食管癌,術前可給予半量放療(4000rad),會提高手術切除率,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在賁門癌手術方面,我們采用經胸腹聯(lián)合小切口(長10~12cm)輕創(chuàng)手術入路,保留食管裂孔及膈肌,使手術操作更為簡便容易,對腹腔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結清掃也更為徹底。比起常規(guī)單純開胸方式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術后傷口疼痛較輕,易于咳嗽排痰,減少了肺部并發(fā)癥。一旦術中發(fā)現(xiàn)需要全胃切除,稍微擴大切口,即可方便地完成操作。對于賁門癌全胃手術,我們采用R-Y全機械吻合閉合方式,減少了手術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效果很好。一些肺功能很差不能耐受開胸打擊,以及左胸腔粘連閉鎖經胸入路將會極為困難或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的患者,可以采用經上腹路徑手術。
高老齡食管癌及賁門癌術后放、化療,應持審慎態(tài)度,不要過于夸大術后化療的必要性及效果。應根據(jù)患者的身體及免疫力恢復情況,靈活采用短療程化療。根據(jù)2002年ASCO會議的最新文獻,建議采用泰索帝(或紫杉醇)+5-FU+四氫葉酸方案。對于手術后病理發(fā)現(xiàn)有淋巴結轉移或姑息手術的患者,可以采取適當?shù)姆暖煛?/p>
根據(jù)“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患者在完成醫(yī)院治療后,要在醫(yī)護人員和家人的幫助下,進行必要的心理調整,要鼓勵患者回到正常人群中來,開始新生活,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術后定期復查,不可忽視。
廣譜抗腫瘤藥,用于胃癌、食管癌、賁門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治療,以及消化道盒呼吸道腫瘤圍手術期化療,術后復發(fā)轉移的預防用藥,并可用于抑制各種胃癌、食管癌、腸癌等的癌前病變。
健客價: ¥990軟堅散結、解毒定痛、養(yǎng)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證,與放療合用可增強對食管癌的療效;用于晚期原發(fā)性肝癌瘀毒證,對不宜手術、放化療者有一定抑制腫瘤增長作用,可改善生存質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證)的化療輔助治療,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臨床癥狀、生存質量。
健客價: ¥102補益精氣,健脾養(yǎng)心。對細胞免疫功能和血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用于食管癌、胃癌及原發(fā)性肺癌患者放、化療所致的所陰兩虛、心脾不足證。
健客價: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