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干骨不連是什么引起的
1 局部軟組織影響 局部軟組織條件差,骨折局部軟組織的感染長期不愈合或大片瘢痕形成都會影響骨折端的血液供應,不利于骨折愈合。本組1例脛骨中段骨折不連和2例脛骨中下段骨折不連與軟組織條件差有關,并均在改善軟組織再行植骨術后獲得成功。
2 血運障礙 骨折端血運障礙也常導致骨不連,內(nèi)固定鋼板占位充填,致局部內(nèi)壓張力增高滋養(yǎng)血管曲張受壓、栓塞,嚴重開放性骨折,軟組織損傷大,骨折周圍軟組織與血管損傷均影響骨折端血運。開放性骨折愈合較閉合性骨折愈合慢,骨不連發(fā)生率亦較高,可達5%~17%[1]。手術切開復位,因骨膜剝離過多,骨不連發(fā)生率可高于閉合復位的4倍[1],骨膜對于骨折有很大作用,是骨皮質(zhì)營養(yǎng)血管的主要來源。脛骨干的血供特點,故脛骨中下1/3骨折后易發(fā)生骨不連。
3 感染 發(fā)生于開放性骨折(5%~7%)或手術后(1.2%~3.8%);閉合性骨折的血源性感染僅0.2%。感染增加了骨折端的壞死和吸收以及營養(yǎng)血管閉塞,嚴重者發(fā)生骨髓炎,導致骨不連。
4 固定不完善 本組開放性骨折6例中有2例與感染有關,其中1例發(fā)展成骨髓炎。所以感染是骨不連的重要原因,稱為感染性骨不連。骨折固定的目的,不僅要維持骨折端良好的接觸,而且要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應力,即肌肉收縮力、肢體的重力、活動時產(chǎn)生的剪力及與旋轉應力等。本組固定有3種不良情況:(1)非手術治療采用整復后石膏外固定,腫脹消除后未及時更換石膏或夾板造成的骨折端錯位分離;(2)固定鋼板過短,鋼板長度與骨折部骨干直徑之比小于4倍,鋸形針直徑小于骨折髓腔本身直徑,導致骨折旋轉錯位分離;(3)術后處理不當,過早地拆除內(nèi)固定,功能鍛煉不合理,使骨折斷端分離和內(nèi)固定松動致骨不連。本組15例病人中固定不良導致骨不連者7例,占46.7%。因此,不合理的固定是造成骨不連的主要原因,稱為醫(yī)源性骨不連。
5 治療不當致骨折端存在間隙 (1)過度牽引,使骨折端分離,有學者指出,若其間距為0.5 cm,骨折愈合時間可長達1年。可見過度牽引危害的嚴重性。(2)肌肉收縮可造成骨折間隙增大。(3)開放性粉碎性骨折,清創(chuàng)時過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損。(4)骨折端對位不好,復位后未能達到滿意的對位,常有間隙存在或間隙中嵌有軟組織。本組采用非手術治療5例病人中,有2例因骨折端有軟組織嵌插,阻止了斷端之間接觸,使斷端不連,嚴重者產(chǎn)生假關節(jié)活動。
6 內(nèi)固定材料不一 由于內(nèi)固定材料之間發(fā)生電解生化,使內(nèi)固定松動、斷裂,骨折端成角或分離,引起骨不連。
脛骨干骨不連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脛骨干骨不連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脛骨應力骨折
- 病因脛骨應力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脛骨應力骨折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脛骨應力骨折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脛骨應力骨折要怎么預防?
- 癥狀脛骨應力骨折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脛骨應力骨折如何鑒別?
- 治療脛骨應力骨折怎么治療?
- 找藥品脛骨應力骨折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一般攝片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脛骨干骨不連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關注排行榜
脛骨干骨不連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