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碘131(131I)是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重要手段,隨著DTC發(fā)病率的逐漸增高,131I治療該疾病的理念不斷更新。臨床中,DTC的診治,你可能需要關注這34個要點。
1.甲狀腺結節(jié)的評估要點是良惡性鑒別。
2.重視評價有甲狀腺癌家族史、頸部受照射史、年齡、性別等與惡性特征相關的甲狀腺結節(jié)。
3.應常規(guī)檢測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
4.不建議用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g)來評估甲狀腺結節(jié)的良惡性。
5.直徑>1cm伴血清TSH高于正常值的甲狀腺結節(jié),應行甲狀腺131I或99Tc核素顯像,以判斷結節(jié)是否有自主攝取功能。
6.不建議將CT、MRI和18F-FDGPET檢查作為評估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的常規(guī)方法。
7.術前評估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時,細針穿刺活檢(FNAB)靈敏度和特異性最高。
8.超聲引導下FNAB可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診斷準確性。
9.DTC患者均應進行術后AJCCTNM分期和復發(fā)危險度低、中、高危分層,以助于預測患者預后,指導個體化的術后治療和隨訪方案。
10.DTC手術后,選擇性應用131I清甲治療。
11.妊娠期、哺乳期、計劃短期(6個月)內妊娠者禁131I清甲治療。
12.清甲治療前,停用左旋甲狀腺素(L-T4)至少2周或使用thTSH,使血清TSH升高至>30mU/L。
13.131I清甲治療前應低碘飲食(<50ug/d),避免應用含碘造影劑和藥物(如胺碘酮等)。
14.131I清甲治療前對患者進行輻射安全防護指導。
15.非高危DTC患者清甲治療的131I劑量為1.11~3.7GBq。
16.131I清甲治療后2~10天內應進行131I清甲治療后診斷性核素掃描(Rx-WBS)檢查。
17.治療前停用甲狀腺素的DTC患者131I清甲治療后24~72h內開始進行甲狀腺素治療。
18.對攝碘性DTC轉移或復發(fā)病灶,可選擇性應用131I清灶治療。
19.頸部淋巴結轉移者,給予131I3.7~5.55GBq。
20.131I是治療DTC肺轉移的有效方法,131I治療DTC肺轉移的常用劑量為5.55~7.4GBq。
21.孤立的、有癥狀的骨轉移灶宜考慮外科手術切除。
22.雖然131I很難治愈骨轉移灶,但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故對攝碘的骨轉移病灶宜進行131I治療。
23.不管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灶是否攝碘,都應當首先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24.DTC患者131I治療后均應行TSH抑制治療。
25.131I治療后根據患者危險度分層及時給予相應的TSH抑制治療,中、高危DTC患者TSH抑制至<0.1mU/L,低危DTC患者TSH抑制在0.1~0.5mU/L。
26.L-T4的起始劑量視患者年齡和伴發(fā)疾病情況而異。
27.L-T4應當清晨空腹頓服。在劑量調整期間,約每4周測定1次血清TSH。
28.妊娠期內應根據孕周的增加適當增加L-T4劑量,定期檢測甲狀腺激素和TSH水平,以調整L-T4的劑量。
29.已接受131I治療的DTC妊娠期患者,應保持與病情相應的TSH抑制水平。
30.抑制治療時應注意預防和治療相應并發(fā)癥。
31.女性DTC患者在131I治療后6~12個月內避免妊娠。男性6個月內避孕。
32.建立符合輻射安全和醫(yī)療安全的131I治療隔離區(qū),確保患者和周圍環(huán)境的輻射安全。
33.不建議在DTC隨訪中常規(guī)使用MRI及18F-FDGPET檢查。
34.在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進展期碘難治性DTC,可以考慮使用靶向藥物如索拉非尼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