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多動癥孩子確實是這樣,貪玩、坐不住,成績也不好,但并不是說,只要是這樣的孩子就是多動癥,還是要帶著孩子去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詳細評估,才能確定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癥。按照國內(nèi)外的診斷標準,將評估的指標分成了兩大類——注意力缺陷和多動沖動。
⑶經(jīng)常在不適當?shù)膱龊吓軄砼苋セ蚺郎吓老拢?/div>
?、冉?jīng)常無法安靜地玩耍或從事休閑活動;
⑸經(jīng)常“忙個不停”,好像“被發(fā)動機驅(qū)動著”;
?、式?jīng)常講話過多;
?、私?jīng)常在提問的人還沒有講完話之前,就把答案說出來;
⑻經(jīng)常難以等待,比如排隊時,等不到輪到自己,就會行動;
?、徒?jīng)常打斷或侵擾他人。
在這兩類指標中,有6條或6條以上的癥狀時,就有可能是多動癥。但是,到底能不能診斷為多動癥,還要考慮多動癥是不是已經(jīng)給孩子帶來了不良影響,也就是所謂的功能損害。比如有些孩子智商正常甚至比較高,可學習成績就是不好,或者影響其他同學上課,同伴關(guān)系不好,或者容易發(fā)生沖突等等。如果孩子滿足上面兩類指標的診斷標準,并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功能損害,才能診斷為多動癥。
多動癥如果沒能及時治療,以后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
多動癥的發(fā)病率比較高,有些孩子最開始只是診斷為單純的多動癥,如果這時沒有及時治療,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影響孩子各個方面的成長和
發(fā)育。比如有的多動癥孩子拖了兩三年,不僅有多動癥,還出現(xiàn)了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等問題,病情也會變得更加嚴重,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成長都會帶來影響。
兒童多動癥要怎么治療?
根據(jù)最新的《中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治療原則不同。如果是學齡前的孩子診斷為多動癥,癥狀一般較輕,此時可以進行行為治療,引導孩子養(yǎng)成合適的行為模式。要是孩子的癥狀比較明顯,還需要考慮用藥。
如果孩子已經(jīng)6歲,開始上學了,癥狀也越來越明顯,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出現(xiàn)了功能損害,比如交際能力差、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矩等,這個時候首先考慮用藥。6~12歲的多動癥孩子,除了用藥,還需要輔助行為治療。
如果是12歲以上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或者已經(jīng)到了青春期,也應該首選用藥,并且需要輔助心理治療。
孩子得了多動癥,能治好嗎?
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多動癥孩子,到了青春期會自愈。還是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后,依然有多動癥。但是,這不并不意味著孩子要吃一輩子的藥,只要孩子以后能逐漸適應學習、工作,適應社會生活,沒有明顯的功能損害,就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停藥。如果孩子成年后,多動癥導致患者出現(xiàn)工作效率低下、家庭不和諧、情緒不穩(wěn)定等等功能損害的情況,就應該堅持用藥。
家有多動癥孩子,家長該如何應對?
開始治療多動癥后,孩子出現(xiàn)哪些變化就說明治療有效呢?
治療多動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評估。家長可以對比孩子
吃藥前后的各種表現(xiàn),來判斷效果。比如孩子吃藥前多動、沖動、老走神、情緒波動很大;吃了一段時間的
藥物后,看看這些表現(xiàn)是減輕、甚至消失了,還是持續(xù)存在、沒有好轉(zhuǎn)。通過這些癥狀的變化,來確定藥物有沒有效果,再調(diào)整治療方案。
有的家長覺得學習成績上去了,就說明治療有效,是這樣嗎?
不能完全通過學習成績來衡量治療的效果。有的孩子本身認知能力較弱,即便通過藥物控制了多動癥的癥狀,但由于認知能力本來就較弱,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
當然,對于一些本身智商水平、認知能力較好的孩子來說,通過藥物控制了多動癥的癥狀,注意力能夠集中了,學習成績就會有所提高,尤其是一些低年級的孩子,比如一二年級的,學習內(nèi)容也不算復雜,控制好了多動癥,學習成績上升得更加明顯。
在治療過程中,家長要怎么一起參與孩子的治療?
藥物只能解決多動癥的幾大核心癥狀:多動、沖動和注意力缺陷的問題,而多動癥孩子的管教問題,對家長來說是一個難題,通常需要良好的引導和家庭教育,孩子以后才能健康成長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人。
專家表示,多動癥孩子不應放棄開發(fā)自己的智力。或許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學習,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分散,但是他們無窮盡的精力是個優(yōu)勢,如果做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事情,他們不在乎花多長時間,所有人都有可能通過努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