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性精神病是由各種嚴重感染、中毒及內臟器官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病。具有以下臨床特點:
有明顯的病因:
1.常見的感染有傷寒、肺炎、流感、敗血癥等;
2.常見的中毒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砷、汞、錳、異煙肼、有機磷農藥、酒精等;
3.內臟器官疾病,如心、肺、肝、腎損傷性疾病。
癥狀特點:
1.以意識障礙為最多見,可表現為時間、地址、人物定向障礙。
2.部分患者表現類似神經衰弱,帶有明顯焦慮、抑郁,疑病色彩以及類似癔癥樣癥狀,有情緒不穩(wěn)定或感渾身不適。
3.嚴重患者在意識障礙消失后,出現明顯的情緒障礙、人格改變和智能障礙。
病程進展:
1.一般起病較急,在急性期以意識障礙為主,精神癥狀波動大,變化快,往往由一種狀態(tài)向另一種狀態(tài)發(fā)展或逆轉,可反復多次。
2.慢性期出現人格改變和癡呆等,由急性期向后期過渡時可有妄想、幻覺等各種精神癥狀,稱為過渡綜合征,但緩解也快。
3.經過積極治療后,精神障礙一般緩解較為徹底,很少有殘余癥狀,也很少復發(fā)。
與原發(fā)疾病的相關性:
癥狀性精神病的精神障礙與原發(fā)疾病的病情變化,通常是平行的,即原發(fā)病進展的同時精神障礙也會隨之加重。但精神癥狀缺乏明確的特征性,不同的原發(fā)病可產生相同的精神癥狀,或相同的原發(fā)病出現完全不同的精神障礙。
(實習編輯:莫韻常)